反滲透納濾膜RO膜 純凈水設備
反滲透法通常又稱超過濾法,該法是利用只允許溶劑透過、不允許溶質透過的半透膜,將海水與淡水分隔開的。在通常情況下,淡水通過半透膜擴散到海水一側,從而使海水一側的液面逐漸升高,直至一定的高度才停止,這個過程為滲透。此時,海水一側高出的水柱靜壓稱為滲透壓。如果對海水一側施加一大于海水滲透壓的外壓,那么海水中的純水將反滲透到淡水中。它的能耗僅為電滲析法的1/2,蒸餾法的1/40。因此,從1974年起,美日等發達國家先后把發展重心轉向反滲透法。
(1)氫鍵理論:氫鍵理論最早是由雷德(Reid)等提出的。也叫孔穴式與有序式擴散(hole type-alignment type diffusion)理論,是針對乙酸纖維膜提出的模型。此模型表現出當水進入乙酸纖維膜的非結晶部分后,和羧基的氧原子發生氫鍵作用而構成結合水。這種結合水的結合強度取決于膜內的孔徑,孔徑越小結合越牢。由于牢固的結合水把孔占滿,故不與乙酸纖維膜以氫鍵結合的溶質就不能擴散透過,但與膜能進行氫鍵結合的離子和分子(如水、酸等)卻能穿過結合水層而有序擴散通過。
反滲透法是20世紀50年代美國政府援助開發的凈水系統。60年代用于海水淡化。1981年美國曾將反滲透制造的純水作為航天員的循環飲用水,因此用反滲透處理的純水又稱太空水。采用反滲透法制造純凈水的優點是脫鹽率高,產水量大,化學試劑消耗少,勞動強度低,水質穩定,離子交換樹脂壽命長,終端過濾器壽命長。反滲透技術在未來20年內將是*、最關鍵的水處理方式。這就是說純水機的誕生無疑是飲用水市場發展的必然規律。
反滲透納濾膜RO膜 純凈水設備